鐵道工程設備_液壓轉轍機油路故障
	    隨著行車速度的提高,軌型的加大,道岔的轉換力隨之加大。為適應這一要求,某段從1990年開始更換ZY系列轉轍機,現已達到264臺。ZY系列電動液壓轉轍機采用閉式油路內鎖閉結構,它取消了ZD6系列的齒條塊,擠切銷,減速器等零件,有可靠的轉換力及密貼效果。在十幾年的使用中,由于密封件的老化及磨損,許多部件均不同程度發生故障。近年來液壓轉轍機在使用中發生故障部位大部分集中在油路系統,直接影響道岔的運行質量。
	
    電動液壓轉轍機主要由液壓站(動力機構)、轉轍機、SH型轉換鎖閉器組成。普通型電液轉轍機油路系統采用閉式油路如圖H所示(以ZY4為例)。從圖H中可看出,油路系統主要是由油箱、液壓泵、液壓缸(主、副)、單向閥、溢流閥,手動短路閥、油路流量調節閥、啟動液壓缸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靠許多連接管件連在一起。其工作過程如下。電機帶著液壓泵逆時針方向旋轉。
	    泵從液壓缸、副液壓缸右側腔內吸入油,泵出的高壓油使液壓缸、副液壓缸左側腔內為高壓腔,液壓缸、副液壓缸向左側移動,當液壓缸到達極端位停止工作時,泵從右邊的單向閥吸入油,泵出的高壓油經左邊的濾油器和溢流閥回到油箱內。電機反向旋轉時,壓力油流動方向與上述方向相反。
	    液壓缸和副液壓缸左右腔的壓力差的方向變換,液壓缸和副液壓缸的動作方向與上述相反。油路中啟動液壓缸是改善電機特性用的。手動短路閥為手搖時短路油路用,使液壓泵不起傳動作用。油量調節閥能夠改善主機與副機液壓缸在轉換道岔時的同步動作。
	從結構看,造成油路故障主要原因是油路堵塞和油路系統密封不良造成局部漏油。近年來,發生的油路堵塞故障極少。只要在組裝及安裝道岔時油路系統內清潔、無雜物帶進,即可避免這一故障,也就是說發生油路故障主要是漏油故障。而漏油故障分系統內部漏油和外部滲漏兩種。內部漏油發生部位主要在液壓缸內或單向閥、溢流閥關閉不嚴,外部漏油主要在各連接頭部位、液壓泵、液壓缸兩邊端蓋部位?,F將上述故障現象及原因、處理方法列于下表中。
	轉轍機漏油故障分析表
| 
					 
 
						種類  | 
				
					 
						項目 
						部位  | 
				
					 
						故障現象  | 
				
					 
						故障原因  | 
				
					 
						處理方法  | 
			
| 
					 
						內 
						部 
						漏 
						油  | 
				
					 
						液壓泵  | 
				
					 
						系統內壓力不夠,道岔不能正常轉換,溢流電流低、轉動時有異聲  | 
				
					 
						液壓泵內部磨損大、轉動時排除的高壓油量不足,回流到低壓腔  | 
				
					 
						更換液壓泵  | 
			
| 
					 
						單向閥  | 
				
					 
						系統內壓力不夠,道岔不能正常轉換,液壓站能轉換道岔時,油箱內有噴油聲音,電機正常運轉  | 
				
					 
						①鋼球關閉不嚴,閥芯有毛刺;②由于雜物卡在單向閥芯內造成關閉不嚴;③閥與油路板連接處不密封  | 
				
					 
						①更換鋼球閥芯即可;②拆開單向閥去除雜物或輕敲單向閥上方螺母,讓電機反轉并溢流使油路暢通;③閥松動擰緊即可,密封不嚴更換該處O形圈  | 
			|
| 
					 
						溢流閥  | 
				
					 
						道岔不能正常轉換,溢流壓力調整不起來,電機正常運轉  | 
				
					 
						①雜物堵卡造成關閉不嚴;②閥座與油路板不密封;③閥芯與閥座密封面O形圈損壞;④彈簧彈性減弱;⑤調整桿處密封不嚴;⑥閥內裝濾芯處緊固不良或不密封  | 
				
					 
						①打開去除雜物;②緊固并更換O形密封件;③更換該處O形密封圈;④更換彈簧;⑤更換該處O形圈;⑥擰緊松動處,密封不良更換O形圈  | 
			|
| 
					 
						液壓缸  | 
				
					 
						電機正常運轉,液壓缸不能到位,溢流電流調整不起來  | 
				
					 
						①液壓缸內活塞桿上孔用YX形密封圈損壞②液壓缸缸筒有拉傷  | 
				
					 
						①更換該密封圈或直接更換液壓缸;②更換缸筒或直接整體更換液壓缸  | 
			|
| 
					 
						外 
						部 
						漏 
						油  | 
				
					 
						手動閥  | 
				
					 
						道岔不能正常轉換,該處有噴油聲音  | 
				
					 
						錐形閥芯與閥座關不嚴,閥芯面磨損不光滑  | 
				
					 
						更換手動閥  | 
			
| 
					 
						液壓泵  | 
				
					 
						正常轉換,轉動過程中有油滲出  | 
				
					 
						液壓泵外連接電機軸處不密封  | 
				
					 
						更換液壓泵,拆下后更換O形圈  | 
			|
| 
					 
						各連接頭處  | 
				
					 
						由于松動,轉換道岔時有油滲出,用手摸有油,且油箱內油量減少明顯  | 
				
					 
						①松動;②連接處密封件封閉不嚴  | 
				
					 
						①擰緊松動部位;②更換該密封件  | 
			|
| 
					 
						液壓缸  | 
				
					 
						轉換道岔時,活塞桿上有油帶出,機內有油滲出  | 
				
					 
						①端蓋上軸用YX形密封圈損壞不密封;②端蓋上O形圈不密封  | 
				
					 
						①更換該處YX形密封圈;②更換該處O形圈  | 
			|
| 
					 
						活塞桿  | 
				
					 
						機內有油滲出  | 
				
					 
						①活塞桿變形;②活塞桿腐蝕  | 
				
					 
						更換活塞桿或整體更換液壓缸  | 
			|
| 
					 
						手動閥  | 
				
					 
						該處有油滲出  | 
				
					 
						①閥芯桿上O形圈損壞,封閉不嚴;②閥芯壓帽處組合墊壞  | 
				
					 
						①更換該密封圈;②更換該處組合墊  | 
			|
| 
					 
						油箱  | 
				
					 
						液壓站內有滲油現象  | 
				
					 
						油箱在加工過程中有砂眼或焊接不嚴  | 
				
					 
						更換油箱  |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漏油故障在道岔不轉換的情況下就可進行處理,而更換液壓泵、油箱、液壓缸時用時較長,在處理該類故障時要作好充分準備,方可進行。在更換完漏油處連接部件的密封件后,必須做加載加壓試驗,具體方法是:在尖軌處夾4mm片操動道岔,在道岔不鎖閉的情況下電機轉動,以增加系統內的壓力,然后再檢查更換的密封件部位是否還漏油。
	    在日常維護保養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油箱缺油時一定要使用注油器加油。
	    ②更換油管及接頭件時要確保管接頭件內干凈清潔、無雜物,擰緊連接件時以緊好為宜,不可用力過大。
	③日常檢修時重點對連接處采用用手摸和用眼看的方法檢查有無漏油。
	    ④溢流壓力嚴格調整在規定范圍內,不要過大,以免引起油路系統工作不良。
	    ⑤每年對各個機械活動部位加涂潤滑油脂。
	    這樣,液壓轉轍機的運用質量一定能夠改善并提高,確保道岔的安全運用。
